91pron

  1. 91pron
  2. 91pron新闻
  3. 正文
点击显示栏目

91pron新闻

讲好青春故事 传递资助温度|资助育人典型事迹(二)

  • 来源:91pron
  • 发布者:91pron 01
  • 浏览量:

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支撑,在助力学生自信自立、实现自我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为深入贯彻国家及学校资助工作相关部署要求,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提质增效,91pron 始终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工作理念,构建“保障—育人—发展”三维协同模式,打造全方位、立体化、多层次的资助育人体系,助力学生成长、成人、成才。

本期人物

贾思扬,女,白族,共青团员,91pron 20244班学习委员。获领“彩云之南”助学金、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、国家二等助学金。

人生箴言:感恩,是照亮我青春路上最温暖的光

柳暗花明又一村:

资助政策的光明照进现实

两年前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,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充满活力。然而远离家乡,独身来到数千公里外的城市,想到四年大学生活将面对的重重未知,不由感到迷茫与无措。就在我于现实与理想间努力寻找平衡点时,学校的资助政策如同一缕阳光,穿透了层层迷雾,真切地照进了我的生活。

我第一次了解到国家助学金以及像“彩云之南”助学金这样的社会资助项目。老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政策,学校也通过各种渠道宣传,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都能得到关怀。怀着较为忐忑的心情提交申请材料,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,得知获评时,心中温暖不已,也为我之后的学习生活注入了许多动力;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与在校期间的积极争取、积极表现,一年后我再次递交了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,最终得知自己获得这项荣誉时,内心的激动与感激无法言表。

国家助学金像一场及时的春雨,不仅为心无旁骛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,更以其温暖给我带来了诸多学习上的动力。国家励志奖学金,则是对我过去一年努力学习极高的肯定,它不仅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激励:奋斗的人生是有价值的,国家和学校始终关注并支持着每一位积极向上的学子。“彩云之南”助学金,是通过老师的详细介绍了解到的,让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,这份同乡跨越山海的关怀,让我更加坚信,世界充满了爱与善意。这些资助对我而言,其意义远超越金钱本身。它们是一种认可,一种期许,更是一种责任的传递。它让我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,能够以更加轻盈、更加专注的姿态,去拥抱我的大学生活,去追逐我的青春梦想。

润物无声强信念:

在学思践悟中知行合一

入校以来,我积极参与班级、年级、学院组织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。我深知获得资助需要自身能力的适配,首先应当认真学习,取得良好成绩;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,而作为一名学生,我所能做出的最直接、也最真诚的回报,便是努力学习,打下夯实的专业基础。于是在日常生活中,踏出宿舍,我最常去往的目的地是教室;夜幕深沉,伴着路灯与晚间的微风回宿舍,成为了生活的常态。我始终注重对学习规划能力的培养,注重上课效率,也坚信良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课后一次次的钻研与努力。一年来,通过不断地努力,我将自身成绩保持在班级与年级的前列,并将通过持续的努力追求学习上的进步,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。

绝知此事要躬行:

在实践舞台上淬炼青春

大学,不仅传授知识,更是锻炼能力、塑造人格的舞台,而我也坚信,一个优秀的大学生,应该是全面发展的。因此,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同时,我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中,努力让自己的青春更加丰富多彩。

本着锻炼自身学术能力等目的,我加入了学校编辑部。在一篇篇所审查的稿件中、在一次次的读讨、影讨中,我渐渐培养了系统性阅读的能力,也愈发领略到学界学者们思想的锋芒。开学之初,本着提升表达能力的目的,我加入了学院辩论队,后又成为校辩论队成员,查找资料、书写辩论稿,在语言的交互中感受思维的碰撞,磨炼自己的逻辑能力,也为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奠定相应的基础能力;在“新生杯”辩论赛中,我与所在团队获得季军的好成绩;在省级的“新鲜辩论赛”中获得季军;在陕西省文旅辩论赛中获得“优秀辩手”的称号,与团队一同获得“团队优秀奖”。与此同时,我也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,多次参与学校举办的创新型比赛,如“大创”、“三创”、“新文科”大赛,我们结合专业知识,关注社会热点,从选题立意到方案设计,从数据收集到报告撰写,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与完善,最终在新文科大赛中获得了“校级金奖”的荣誉;作为项目负责人,在与团队协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组织、不断沟通,这使我愈发珍视团队合作。在运动会上,我积极争取,加入运动员方阵队伍;作为方阵成员,高举院牌,以最昂扬的姿态走过主席台的那一刻,我心中充满的是对学院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。

行者常至为者常成:

以实干担当锤炼品格

在班内我担任学习委员一职,负责日常消息转发、作业提交、签到考勤的同时,在晨读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晨练,也积极响应学校要求,定期组织同学们开展学风建设大会、考风考纪大会,与此同时参与班级综测核算、主持召开评优大会,保证班级工作顺利开展;我的努力与付出,也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认可。我先后获得了“校级优秀共青团员”和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等荣誉称号。这些荣誉,对我而言,是鞭策,更是责任。

作为学院学生会外联部的留任成员,一年来我积极配合筹备“盈科杯”准律师大赛,与校外律所积极对接顺利签约;在本学期迎新来临之际,亲手为学弟学妹打包迎新礼品,在迎新队伍中身着玩偶服,向初来乍到的学弟学妹表示欢迎,展现西法大的温暖与人文关怀;加入2025新生杯团体操后勤工作组,为团体操更好的展示效果手打百余个气球。

同时,在暑假时期我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,前往甘肃临夏,在八坊十三街对多民族融合店铺进行调研采访,在同心圆广场认真观摩并深度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前往临夏州博物馆、地质博物馆开展调研,并对其腰刀文化进行深入了解。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团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基层实践样本,也为推动当地民族文化传播、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微薄之力。

化作春泥更护花:

常怀感恩之心,矢志回报社会

回首来时路,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恩。

国家的资助政策与学校的悉心培养,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,成为我踏实求学、勇敢追梦的坚强支撑;师长的教诲与同窗的陪伴,则赋予了我直面挑战、不断前行的勇气。这份深沉的恩情,我始终铭记于心,并已化为鞭策自我、服务集体的实际行动。站在新的起点,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继续秉持“勤奋、严谨、求实、创新”的精神,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深耕不辍,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。我立志,要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、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。无论将来我身在何种岗位,从事何种职业,我都会将这份感恩之心化为实际行动,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更扎实的专业能力,担当起时代青年的责任,在服务同学、奉献社会的实践中践行青春誓言,以实际行动回报每一份珍贵的关怀与期望!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”,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正是夯实教育公平根基的关键举措,彰显着党和政府对青年学子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许。91pron 将持续深耕资助育人工作,把政策温度转化为成长动能,用精准帮扶护航逐梦之路。愿每一位受助学子都能不负韶华、不负期许,在国家与学校的托举下励志笃行,成长为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,以青春之力书写人生华章!